服务热线:
0898-0898888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星空·综合体育
手机:13876453444
星空·综合体育中国官网当9块9甚至6块6的低价咖啡满世界涌现的时候,高端精品咖啡凭什么卖一杯三四十块?因为品质?口感?还是门店氛围?品牌情怀?精品咖啡到底哪里“精品”?曾经卖三十几块钱的咖啡现在为什么在慢慢下调价格?不参加价格战的咖啡品牌如何生存?不求体量,就想安安静静地做杯精品咖啡可以吗?
这些灵魂拷问是整个现制咖啡行业都需要关注的话题。随着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暴涨至3.26美元/磅,咖啡豆从来没想过自己的身价已经突破了历史新高,这已经突破了1977年3月创下的最高点。
11月28日,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暴涨至3.26美元/磅,突破了1977年3月创下的历史高点。 图源:彭博社
自2023年9月以来已经上涨了123%,而此前4月,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货曾一周飙升了12.5%。虽然期货的变化不会立即体现在终端消费上,但是市场端却反其道而行,根据红餐网的报告数据,消费者对于咖啡的消费,会更趋向于选择价格带10-20元的产品,这一圈层至少有80%的消费者,甚至有一大部分希望消费10元以下的产品,愿意买25元以上的人群仅有4%。正所谓“精品咖啡非常好,但是9块9的瑞幸是块宝”,曾经代表着小资而高雅的咖啡,就这样变得和白菜土豆一样平易近人了吗。
其实消费者并不会把咖啡研究得太透,一般来讲绝大部分人喝咖啡只关注两个点,一是提神,产品功能上咖啡的的确确可以续命,让打工人在熬完夜的第二天还能打起精神工作;其二是社交,周围的人都在喝,自己不喝显得不合群,很多时候咖啡是链接关系和情感的社交媒介,同事之间、上下级之间、客户之间有什么表达感激或寻求帮忙的,通常一杯咖啡可以很好地推动事态发展,如果不行就两杯。
但是三四十块的咖啡,和十块的咖啡喝起来有什么不同,和柑与橘一样,大部分人都是傻傻分不清楚。精品咖啡(Specialty Coffee)还真是有官方定义,咖啡产业通常用的评分体系是来自于SCA(由“美国精品咖啡协会”与“欧洲精品咖啡协会”合并而成的非盈利性组织)和CoE(卓越杯,国际性咖啡评级赛事),他们的评价满分虽然都是100分,但是项目略有不同,一般来讲要看咖啡豆的产地,出身在某个高贵的庄园产区,身价必然会不同,当然精品豆的产量也不会很高,判断上主要是看香气、口味、酸度、醇厚度、平衡度、一致性、干净度、甜度等,而且基本上都是需要通过严谨的手冲操作来制作,只有“考试”拿到80分以上的才有资格被叫做“精品咖啡”。
位于云南保山的咖啡庄园。近年来,地处高黎贡山与怒江之间的咖啡庄园出产的铁皮卡、瑰夏等优质品种咖啡,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,优质的种植技术和品种选择,已为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良好声誉。 图源:云南保山文旅
对比我们在商业连锁咖啡门店里面买到的咖啡,大多都是工业化批量生产,采摘、加工、烘焙都比较粗放,所以,真正有多少咖啡可以达到“精品”这个水平呢?答案不攻自破。
那么很多人可能会说,以前花三四十块喝的是不是也不算精品咖啡?被“忽悠”那么久,现在才觉得9块9才是咖啡的正确打开方式?这个观念倒也不应该有,对品牌来说,任何商业市场都有培育和试错的成本,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,麦当劳、肯德基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其实都是天价,有钱人甚至以在肯德基门店办婚礼为骄傲。咖啡市场也是这样的,新鲜的东西本来就有吸引消费者的魔力,更何况咖啡自带功能性和社交属性,包括各种创新的咖啡产品和周边,这些都是具有不同附加值的,但不得不说,咖啡这个行业刚开始几乎就是一头站在风口的猪。
现在卖三四十块的算不算精品咖啡?应该说具体看产品,大部分算。因为不算的基本都降价了。
起步于上海的Seesaw是国内比较早的精品咖啡代表,2012年开出第一家店,最高峰门店超过了130家,经过不断的努力,到2024年年中仅剩80多家,半年间关店三成。Seesaw在咖啡的专业上是有匠人精神的星空·综合体育中国官网,从手冲、虹吸、冰滴到拉花都有很讲究的手法,甚至还开发了咖啡课堂,在开放式的吧台讲解精品咖啡豆,培训咖啡师,收获了不少忠实的粉丝。尽管Seesaw已放开了加盟,但无论是放开的时机,还是加盟的门槛,对投资者都是不友好的。Seesaw甚至尝试加入价格战,把三四十块的咖啡卖到九块九,但很明显玩不过头部品牌,顺带把自己的定位和初心都给搞丢了。
M Stand,同样来自于上海,2023年拿到了数亿元的融资,重量级的投资方如CMC资本、挑战者资本、小红书等给M Stand带来了极大的信心,2023年开出了248家门店,但2024年却出现了大幅放缓,截止到11月都开不到70家。M Stand所坚持的“一店一设计”和大店风格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运营压力,高客单价的定位在当下环境步履维艰,与Puma星空·综合体育中国官网、Levi’s、欧莱雅的联名营销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品牌形象,但这是精品咖啡的可持续生存之道吗?已有消费者声音认为M Stand的品质在下降,这难道不是很重要的警钟吗。
英国连锁咖啡品牌Costa在2024年关店近100家,在华总的门店数量不足400。Costa一直强调自己正统的英伦血统,很自豪自己独创了混合咖啡豆,可以把阿拉比卡和罗伯斯特两种咖啡豆完美配比,通过慢火烘焙的方式,使其迷人的香气和油脂得以保留,并且一直宣称手工制作,坚持使用半自动咖啡机。这些“骄傲”造成的“后果”就是让整体表现得不伦不类、老态龙钟、出餐慢、缺少和新生代消费者的链接和共情,在年轻人的心智中,喝咖啡似乎都不会想到有Costa这个选择。
自认为开创了国内精品小馆的Manner在最开始的时候的确很精致,小店快取的方式获得了不少CBD白领消费人群,但资本改变命运,有钱之后的Manner快速扩大门店规模,但也开始与原来的定位以及“精品”渐行渐远,开更大的门店,开到更核心的商圈,强调单店坪效。要求咖啡师做得又快又好又不能要高工资,要马儿跑但又不让马儿吃草,可想而知,用秒表掐着出餐时间的咖啡师,怎么可能有做出“精品咖啡”的心境,能做到心平气和完成上级要求的KPI就已经很好了,在低薪酬回报和强调“人效”的高压锅当中,员工爆发出与顾客的冲突也就不足为奇。
最初,manner咖啡吸引打工人的点之一是自带杯买咖啡减5元 图源:中新网
从以上的几家行业代表来看,高端精品咖啡品牌似乎都过得不怎么样,成功的案例似乎都是相似的,而不成功的总是五花八门。但是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声音,就是精品咖啡的衰落,是拜低价咖啡所赐,瑞幸和库迪掀起的价格战风暴似乎直接改变了咖啡消费的心智,而且他们大量的开店也把各个大小品牌逼到了角落,跟价格战是死,不跟死得更快。结果瑞幸和库迪打得不亦乐乎,身边却哀鸿一片。
实际上,现制咖啡行业并不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市场,就像咖啡有不同的等级、品种一样。很多咖啡品牌熬过了三年疫情,却没有熬过价格战的内卷,就是因为没有弄清自己的定位,没有真正做出差异化,没有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
从国内的咖啡市场来看,经济环境的波动确实有一定的影响,消费降级的大背景催生了头部品牌的价格战,头部品牌有足够的资本、供应链和体量来支撑长期的价格战,但腰腿部品牌没有这样的实力,这个时候就应该学会错位竞争。精品咖啡本来就是要突出“高端、精品”,定位是咖啡行业中的“轻奢”阶层,无可厚非,经济环境的向下会让这个圈层变小,但并不是完全消失,这与奢侈品市场不一样,经济下行会让奢侈品整体失速,因为那完全不是必须的。但精品咖啡仍有目标群体,特别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培育,对高品质、高品位的咖啡有追求的人越来越多,他们可能未必是每天一杯,但上述提到的“功能性”和“社交性”这两个需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,需要有其他卖点或触点来拉动这种消费。
当然能做。但精品咖啡肯定不太能做大,因为模式不适合星空·综合体育中国官网,高价决定了消费者对你的产品和服务是有要求、有期待的,对于不少爱去精品咖啡店的人群来说,那一点点酸度、苦度的区别,也许就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,他们是否复购,取决于他的消费体验和体感,功能上是产品所带来的味蕾感受,社交方面是品牌提供的其他附加值让客人觉得值得。
开在哪里永远是餐饮品牌的第一个重要课题。Seesaw的加盟门槛很高,一家门店大约需要投资100万左右,品牌方也要求加盟商要在富人区、核心商圈去选址,这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,这些区域的人比较有钱,也需要喝咖啡,但是Seesaw可能忽视了一个问题,这些人未必有时间、有心情慢悠悠来享受一杯咖啡。所以,搞清楚精品咖啡的目标人群在哪里,以及他们什么时候会喝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置战略分析。
随着国内假日经济的发展,精品咖啡品牌一定要善于借助文旅产业来做文章,比如与网红旅游景点结合,与区域经济联合,比如开在创意产业园区,通过文化主题、音乐会、画展等方式的跨界链接聚拢咖啡爱好者,等等这些才能创造出除了产品以外的附加值,这也决定了精品咖啡不一定在核心商业地段开店,相反未来有更多会出现在租金成本较低的地方,如热门景点、博物馆、音乐厅、文创园、文化会所等区域。
云南保山地区的咖啡文化产业园,在咖啡+文旅的产业发展模式上颇有心得,游客可亲身体验咖啡采摘、研磨、烘焙等咖啡生产环节 图源:云南政协新闻网
精品咖啡应该明白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的道理。行业巨头星巴克最早提出来的“第三空间”的概念也是基于此,咖啡店就是一个除了生活工作以外的好去处,可以放松、解压,抚慰当下容易受伤的心灵,后来慢慢地发现,拜移动互联网和电商发展所赐,人们的生活、工作、休闲似乎已经很难有清晰的边界,所以咖啡店作为重要的“第三空间”的形式,几乎可以完美地串起来这几种状态,在灵活办公的情况下,可以试想一下早上在咖啡店打开笔记本电脑、与同事来一场线上会议,中午在咖啡店用完午餐,处理完工作事务之后和好友来一个惬意的下午茶,在工作中找到休闲的心情,在休闲的环境中全情工作,必将成为很多人未来的生活方式。
对于精品咖啡来说,一定要有品牌个性,能建立固定的粉丝群体,通过社群社区高度链接他们,用口碑带来复购和新的客群。被誉为咖啡界的“苹果”,蓝瓶咖啡在这方面是有自己想法的,把咖啡手工化和精品化,回归咖啡的本质,制定严格的品鉴标准,把拉花等做到极致。更关键的是,蓝瓶在选址和门店设计上花足了心思,确保融入周边建筑,保持高级感,通过简洁的桌椅和装饰,把“白色、棕色的点和线”与大面积的玻璃进行融合,给顾客带来极致的味觉、视觉冲击。另外,举办付费的品鉴会也是蓝瓶咖啡打造情怀的利器,甚至不惜以“清场”来保证品鉴会的体验不打折扣。在蓝瓶咖啡的眼里,只用84分以上的咖啡豆,精细的烘焙,研磨后45秒内冲泡,让顾客等上至少15分钟,这才是精品咖啡应有的调性。
精品咖啡不能只卖咖啡,要让顾客坐下来,慢慢地享受这段时光,仅仅靠咖啡是不够的,需要咖啡搭子来增加体验,甚至促进更多的消费。当下大部分咖啡搭子是以面包、甜点、三明治、肉卷等为主,对于消费者来说并没有什么记忆点,消费动机大部分也只是为了填饱肚子,或作为咖啡套餐的一部分一起购买。精品咖啡的聚焦点当然是咖啡本身,但是好的搭子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可以为品牌带来更丰富的体验,更多的社交话题,从而发展更多的增量市场。
目前在一线城市,已有一些门店开始尝试以面包甜点+咖啡的模式发展业态,“咖啡搭子”与咖啡在门店内所占比例几乎均等,而非以往某一单品类的经营模式。 图源:豆瓣
咖啡界中贝果卖得最好、贝果界中咖啡卖得最好的TIMS,在中国市场已经开出一千家门店,近几年逆市飘红,从制作工艺和定位来看,TIMS不太算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咖啡,但从其产品价格和定位来看,相对比较注重产品品质以及用餐的体验,算是在努力与精品咖啡搭边。TIMS在策略上并不会参与价格战,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获得这样的成绩,势必需要拿出一些独特的做法。而“咖啡+暖食”就是TIMS坚持的方向,在其订单结构里面,含有贝果等餐食的销售几乎占到了一半,TIMS的入乡随俗,除了起了个中文名叫“天好”之外,还懂得推出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加减糖、双倍奶等灵活方案,新鲜手作的热乎贝果更成为了早餐时段的热卖,如果不知道TIMS的人上小红书,会以为TIMS就是卖贝果的。
这个例子并不是说精品咖啡要把心思花更多在搭子上,而是咖啡搭子,是精品咖啡做出差异化的一条重要路子之一,而差异化决定了生死,搭子不仅可以丰富产品线、增加服务体验,也有延长营业时段和提高品牌黏性的价值。但最关键的是,餐饮业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,现在做贝果的咖啡店、茶饮店也在急速地增加,所以没有一种固定模式可以长期成功,适时的创新才是生存的唯一法则。
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周期,咖啡行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,已经开始进入了理性的时代,竞争格局基本确定,在增量市场有限的情况下,咖啡品牌需要找到自己赖以生存的本事,这个本事需要通过不断地创新去寻找和尝试,精品咖啡作为咖啡行业的细分领域就更是如此,关注消费者个性化需求,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定制化服务,搭配独特的消费场景和文化属性,才有机会立于不败之地。